不过要是论影响的时间、影响的范围,这种类型的偶像崇拜里边,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关公的崇拜。关公关二爷,很多做生意的,把他当成财神供着,全国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关帝庙。
这就奇怪了,按说关羽只是一个我们熟悉的三国的武将,怎么他就成了这么重要的神仙了呢?这其实有一个被逐渐神化的过程。
一、官方的褒奖
在三国时期,关羽并没有那么重要,陈寿的《三国志》说:“关羽、张飞皆称万人之敌,为世虎臣”。这里把关羽和张飞是并列的,只是他和张飞都是非常勇猛的武将,根本没有什么关公信仰。
南朝宋时期的裴松之,给《三国志》作了个注,里面也记载了一些关羽的事。其中一个故事说:曹操指挥军队包围了吕布,吕布派自己的部将秦宜禄出去求救,关羽就去找曹操,说回头打赢了他想娶秦宜禄的老婆。仗快要打完了,关羽一次次的去找曹操,曹操本来没什么感觉,但是看到关羽老是来求他,就觉得这个女人是不是长得特别漂亮啊?曹操就派人先去看了看,一看不打紧,还真是漂亮。于是曹操就把秦宜禄的老婆据为己有了。关羽知道后,心里很不开心。
1、魏晋南北朝:只是个武将
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还没有被神化,甚至还有这种段子来调侃他的。
从魏晋一直到隋唐,关羽的形象主要就是一位勇猛的武将,当时人们称赞一个人打仗勇敢,就会说像关羽和张飞一样。
2、宋代:忠、勇、仁、义的代表
转折点发生在宋朝,大家都知道宋朝前面是五代十国,短短几十年,换了五个朝代,十几个皇帝谋朝篡位的事情层出不穷。因此到了宋朝,就特别讲究忠君,就是对皇帝的忠诚,按照这个标准,曹操就成了奸臣,因为他作为汉朝的丞相居然挟天子以令诸侯,儿子曹丕更是篡位成功了。到了南宋,北边有金,西北有西夏,西南有大理,南宋很想维持自己正统王朝的身份,所以对历史上到底谁是正统王朝也很在乎。
南宋的大学者朱熹,他们把蜀汉定成了正统,因为刘备姓刘,是汉朝的正统继承人,这样一来,东吴孙权他们也变成了伪政权,东吴的人也成了乱臣贼子,剩下来符合标准的人就只有蜀汉政权的人,
刘备团队中最顶级的是关羽,张飞和诸葛亮,张飞为人鲁莽,可以排除,诸葛亮按照忠君的标准不够完美,因为他手握大权,把皇帝都给架空了,算来算去,关羽就变成了完美的候选人。
首先关羽非常忠诚,他投降了曹操,是降汉不降曹。一有机会就回到了刘备身边。
他很讲义气,对待刘备的夫人,他秉烛达旦,站在屋子外面守护,没有乱了规矩。
他一辈子都坚守桃园结义时许下的承诺,刘关张三兄弟,善始善终,成了从古至今好兄弟的典范。
他十分仁慈,在华容道上,宁愿违反军法,也要放走对他有恩的曹操。
他异常勇猛啊,杀颜良斩文丑,万军之中取敌军首级如探囊取物。
瞧瞧,关羽简直是忠勇仁义兼备的全能型选手,统治者们非常需要树立这样的典范,来打造一支忠诚的队伍。
3、元明:越来越长的封号
关羽活着的时候,只是个汉寿亭侯,到了宋朝,宋徽宗登基的第二年,立马封他为忠惠公,提拔成了公爵。这会儿其实离关羽去世已经有800多年了。
又过了几年,宋徽宗又把关公的封号提升了一级,便成了昭烈武安王。
到了元朝,皇帝是继续追封,元顺帝给了关公封了一个长达88个字的封号。我们知道古代这种封号字越多越尊贵。
到了明朝,关公的地位更高了,万历皇帝直接把关公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。
后来明朝政局不稳定,万历皇帝为了求关公保佑,又把封号改为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,关公的夫人,被封为皇后,长子、次子都被封了王。之前的这个公候王还都是臣子,现在关公成了皇帝,和现在活着的皇帝,已经是平起平坐了。
4、清朝的关公崇拜
到了清朝,就更有意思了。满人入关之前,早早就把三国演义给翻译成了满语,他们打仗用的战术也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,因此对关公的故事非常熟悉。清太祖努尔哈赤,年轻的时候就很佩服关羽的勇敢和忠义,民间流传着很多他和关羽的传说。
有这么一个故事,说是努尔哈赤有一次打败仗,正在愁眉苦脸地想着计策,突然梦到了关公显灵,在关公的指点下,打败了敌人,为了表示感谢,他在赫图阿拉城修了一座关帝庙。
清朝统治者很喜欢关公,入关之后,为了表示他们对汉族文化的接受,顺治皇帝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,康熙皇帝非常尊崇关公,还专门去关公老家山西解州的关帝庙,御笔亲题的“义炳乾坤”的匾额,现在还保留在解州的关帝庙中。
二、民间的传颂
关公得到了历朝历代官方这样高的礼遇,自然就会影响到民间老百姓了。
宋朝的市民文化很发达,说书的艺人很多,他们说书用的这个版本叫话本,《三国志平话》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种。
苏东坡记载说,当时的小孩儿听三国的说书,听到曹操打了败仗,那就开心,听得刘备失败了,那就感到难过,这很明显是受到了官方正统思想的影响。
到了元朝出现了很多以关羽为主角的杂剧,《窦娥冤》的作者关汉卿就写过一部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》。
此后,一直到了清朝,关羽都是很多戏剧里的重要角色。元末明初出现了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,塑造了“三绝”,智绝诸葛亮,奸绝曹操,义绝关羽。小说为关羽创作了很多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桥段,比如千里走单骑等等。
《三国演义》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,四大名著之一,在中国是家喻户晓,关于忠义的形象也深入人心。终于,不只是在官方层面,就连老百姓也都人人知道,关二爷是个忠义无双的人。
三、宗教的加持
关公崇拜能够大规模的传播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宗教。
据说隋朝的时候,天台山的智者大师有一次在荆州玉泉山入定,遇到了惨叫着寻找自己脑袋的关羽,关羽充满愤怒,智者大师安抚他,还给他讲说佛法,于是关羽就皈依了,成了佛门弟子,并且发愿自己要做佛教的护法。
于是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,之后其它宗派的寺庙也开始供奉的。后来关羽就和韦陀菩萨一起成了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。关羽被神话以后,道教也把他吸收进了神仙体系,在道教中关羽被称作是关圣帝君,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。
古代人的社会地位很低,环境也比较差,在那种情况下,忠勇无敌的关公自然就成了商人们的祈祷对象,经商最重要的是讲信用,关公这么讲义气,也满足了商人们的需求。
另外商人既要祈求平安,又希望能发财,于是关羽慢慢又变成了财神爷,成了宗教里的神。
之后,民间又出现了大量的祭拜活动,每到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的生辰,很多关帝庙都有祭拜活动,还有热闹非凡的庙会,纪念关公成了一种固定的民俗活动。
官方的褒奖,民间的传颂,宗教的加持,这三种因素叠加起来,相互影响,终于让关羽由三国时期一员勇猛的武将,变成了受到一代代老百姓推崇的神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